储能前沿 | 2025储能行业高端局,如何告别价格内卷,开启价值突围?
华为江苏数字能源储能产品总监 严振山
“工商业储能建设有‘1患2杂3挑战’的特征及痛点,企业如何‘发好’电,发‘好电’”?
储能行业走到了又一个十字路口。
近年来中国储能招中标市场深陷内卷泥沼,“价格战”硝烟弥漫,竞争激烈程度不断攀升。2024年,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已跌至0.5元/Wh以下,行业整体毛利率面临巨大压力。企业亟需探寻新的发展路径,以突破当前困局。
2025年初,《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136 号文)政策落地,储能产业正式告别“强配时代”,步入“市场主导、质量优先”的高端竞争阶段。
短期价格优势不再是核心要素,全生命周期价值博弈才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关键所在。
CESC2025第三届国际储能大会上,华为江苏数字能源储能产品总监严振山以《华为工商业风波智冷储能解决方案与实践》为题,为行业带来了一场关于储能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的深度剖析。
01
全球工商业储能市场现状
据统计,全球工商业储能市场正以超过30%的复合增长率迅猛扩张。不同区域因政策、电价结构及能源需求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业模式。
◼ 中国:峰谷价差与电力现货交易为主,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凭借高电价差成为投资热土。各地分布式强配储能+储能补贴,预计未来依然为全球工商业最大市场。
◼ 欧洲:主要市场包括西班牙、德国、英国、意大利等,驱动力主要来自政策补贴及充电场站叠光叠储快速发展。
◼ 日本:新能源消纳及防灾备电市场存在高比例补贴,自发自用不允许光伏上网强配储能,驱动日本工商业储能依然为高价值优质市场。
◼ 中东非、亚太、拉美:最大机会点依然为光储去油微网供电,农光等中小型 工商业等场景,光储度电成本与油机相比,已具备成本竞争力。
02
工商业储能建设面临
“1患2杂3挑战”
新型储能低端局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市场份额,而高端局的游戏规则似乎已经发生转变。
低价不再是入场券,伴随重点区域对储能电站安全监管制度的不断收紧、持续升级,拥有持续迭代的技术突破,和极致安全的底层逻辑,才能掌握高端局话语权。
严振山在演讲中提出,工商业储能建设面临着“1患2杂3挑战”困局:1患是安全隐患丛生,电池热失控、短路拉弧等各类风险交织;2杂为环境与运维复杂,应用场景人员资产密集,光储系统管理难、运维成本高;3挑战则聚焦安全、收益与运营,储能失效链路威胁安全,短木板效应等影响收益,光储协同调度及可视化管理等难题又拖慢运营效率。
行业对储能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与效率要求显著提升。严振山指出“华为提出的全链条、一站式的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是攻克这些难题的关键所在”。
03
华为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
安全、高效、智能
华为推出的全球首款“风液智冷”储能产品,通过智能调节工作模式,在保证高效散热的同时,将储能系统自身能耗降至最低。目前,该产品最大循环效率可达91.3%,显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该方案涵盖光伏逆变器、优化器、液冷超充主机及上层云管理系统,通过AI与智能控制实现光储充负荷一体化调度与管理,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系统的稳定运行。其工商业储能产品已获得全球首个TUV L3等级认证,为用户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如何使能企业 ‘发好’电,发‘好电’?”严振山进一步介绍,华为采用一簇一管理、一包一优化的策略,通过优化器实现电芯能量的最大化释放,延长电池寿命。同时,智能功率控制算法确保电池在0-100% SOC范围内恒功率输出,满足高精度电能质量需求。
在江苏,华为的储能解决方案已在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
盐城东台半导体园区通过配置华为1.2兆瓦光伏与2.15兆瓦时储能系统,有效降低了电费支出。常州轨道交通列车玻璃场站则利用华为1兆瓦光伏与4兆瓦时储能系统,实现了削峰填谷与需求侧响应,每年节省成本超80万元。而在东莞电子厂,华为的光储充一体化低碳解决方案更是实现了100%自发自用,成为低碳园区的典范。
从“强配时代” 到“市场化周期” ,当储能行业转向“价值博弈”,唯有扎根技术“深水区”、聚焦全生命周期价值,方能在能源变革浪潮中建立持久的竞争力。
站在能源变革与绿色发展的时代潮头,储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待在CESC2026第四届国际储能大会上再次相聚,共同见证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携手创造更多可能,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