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光伏困局破局点:储能转型,再不行动就晚了!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光伏行业曾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新能源领域的耀眼明星。然而进入 2025 年,受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办法、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影响,以及上述政策与各省具体实施办法出台的时间差,行业存在一定观望情绪,因此,2025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预期存在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储能业务却如同初升的朝阳,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机遇。对于众多光伏人而言,转型储能业务或许是实现突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那么在 2025 年这个关键节点,光伏人究竟该如何顺利转型储能业务呢?
光伏行业现状剖析:危机与机遇并存
回顾 2024 年,我国光伏行业成绩斐然。然而,繁荣背后也隐藏着危机。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光伏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行业增速也开始放缓。
尽管如此,光伏行业并非穷途末路。从全球视角看,增长趋势仍在延续。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满足近一半的电力需求,其中 80% 将来自太阳能。20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在 531GW - 583GW,乐观情况下同比增长 10%。我国光伏市场在 2025 年也将保持高位增长,新增装机预计在 215GW - 255GW。这表明光伏行业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只是增长模式将从过去的高速扩张转向更为稳健的发展。
储能业务前景广阔:新能源革命的核心赛道
储能,作为解决能源供需时间错配问题的关键技术,在新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分布式光伏装机总量的不断增加,电网对储能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配置储能可以有效缓解电网压力,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分布式光伏配储能系统为例,其优势显著。一方面,它可在用户端构建小型微电网系统,增强光伏并网友好度,提升光伏自发自用率。在用户遭遇限电、断电、自然灾害等电力供给异常情况时,能开启离网状态,保障重要或基本的负荷需求。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配建储能可以结合售电、充电、换电、负荷管理等业务场景,实现用户侧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培育新场景下的新型商业模式。
从市场规模来看,储能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据相关预测,未来十年,储能行业将成为新能源革命的核心赛道,市场规模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这无疑为光伏人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光伏人转型储能业务面临的挑战
技术差异与知识储备更新
光伏与储能虽同属新能源领域,但在技术原理、产品特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光伏主要涉及太阳能的光电转换,而储能则聚焦于电能的存储与释放。光伏人转型储能,需要重新学习和掌握电池技术、储能系统集成技术、能量管理系统等相关知识。
市场竞争激烈
2025 年,工商业储能产业迎来重要发展拐点,企业卡位战持续升级。储能产业链各环节公司、其他跨界公司以及专业做集成的新进入者等各类玩家,纷纷涌入储能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光伏转型企业需要在品牌建设、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客户服务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资金压力
储能项目往往需要较大的前期资金投入,用于设备采购、项目建设、技术研发等。对于从光伏转型而来的企业而言,可能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融资难度加大,资金成本上升,进一步增加了转型的难度。
光伏人转型储能业务的策略与路径
加强技术学习与研发投入,参加专业培训与课程学习
光伏人可通过参加储能技术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研讨会、行业论坛等,系统学习储能基础知识、前沿技术和应用案例。
内部技术团队培养与建设
注重培养企业内部的技术人才,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和创新。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技术人才。通过内部培训、项目实践等方式,提升技术团队对储能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精准定位市场,差异化竞争
聚焦细分市场 储能市场应用场景丰富,包括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光伏转型企业可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选择特定的细分市场进行深耕。例如,对于具有丰富工商业客户资源的企业,可以重点关注工商业储能市场,为企业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储能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打造差异化产品与服务
在产品方面,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具有独特性能优势的储能产品。比如,开发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安全性能好的储能电池系统。在服务方面,建立专业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项目咨询、方案设计、系统安装到后期运维,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优化商业模式,缓解资金压力
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
除了传统的储能设备销售和安装服务收入外,企业可以探索更多的盈利途径。
引入战略投资与合作
积极寻求战略投资者的支持,引入外部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同时,通过与具有资金优势、技术优势或市场渠道优势的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合理利用金融工具
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相关金融扶持政策,如低息贷款、产业基金等。同时,合理运用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金融工具,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25 年,对于光伏人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在光伏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储能业务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转型之路充满荆棘,但只要光伏人能够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加强技术学习、精准定位市场、优化商业模式等策略,就有望在储能领域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断学习和创新,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成功转型的光伏人将在储能市场中大放异彩,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文来源:储能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