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携手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共谋储能行业国际化发展
近日,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长朱俊鹏与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马建春举行了一场交流座谈会。此次会议正值CESC2025第三届国际储能大会召开前夕,双方就储能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技术应用场景以及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伊始,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马建春简要介绍了研究会的核心功能。他表示,研究会旨在提高中国对国际贸易规则和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和应对能力,致力于对WTO及相关国际经济、贸易政策进行深入研究,以探索全球贸易的新趋势和发展。
随后,协会会长朱俊鹏分享了协会的发展情况。目前,协会已经拥有超过1000个会员单位,40多名专职人员,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地位。协会积极与政府合作,推动储能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交流过程中,双方特别关注了风电和光伏的不同应用场景以及相应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前景。马建春会长特别提到了储能行业发展中的政策支持与市场机会,并表示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中国与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在电力需求和能源发展方面面临类似的挑战与机遇。他指出,储能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于提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还能为中国储能技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宝贵的合作机会。
座谈会中,协会执行秘书长朱莎提到,在CESC2025第三届国际储能大会期间,特别邀请了南非企业代表前来交流与合作,并在大会上发表重要演讲。朱莎秘书长表示,储能行业的创新能力以及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是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她强调,通过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可以共同探索储能技术的新应用场景,推动技术的转化与应用。
马建春会长作为中国与非洲建交的第一批外交官之一,对于中国与南非等非洲国家的外交与经济关系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在会上指出,中国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南非市场的需求相契合,未来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他特别强调了双方在技术交流、市场拓展以及政策协同方面的合作潜力,并表示这将为全球能源转型做出更大贡献。
此次交流会为储能行业的国际化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也为协会的会员单位提供了拓展国际市场的宝贵机会。各方表示愿意在未来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绿色能源的全球发展。他们一致认为,储能行业在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和政策的结合将成为产业进一步壮大的关键。
未来,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推动储能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为中国的绿色能源事业贡献力量。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研究部副主任杨凤鸣参加本次会议。